房產(chǎn)中介大概是全世界最有耐心的人。幾乎每周,我都能接到不同中介的來電:又建新樓盤了,你有沒有興趣?在中介提到的那塊熱門地皮,星羅棋布的樓盤被道路精密切割。中介說,那塊地皮的邊緣即將新建一個讓所有北京人都矚目的小區(qū)。
記住了,“這可能是最近幾年購買剛需房最好的機會?!?/p>
我?guī)缀蹩梢韵胂竽菈K地皮未來70年的模樣,新建小區(qū)一個挨著一個搶占著城市的剩余空間。不僅是北京,幾乎所有城市都熱衷于把原先的鋼筋水泥樓房拆掉,然后再建新的鋼筋水泥樓房,目的是要把更多人裝進去。
(資料圖)
我對于中介的話術一點兒也不感興趣,甚至對搬進一個固定的“家”有些恐懼。這意味著,我可能要背上房貸;要在“家”附近找工作,減少通勤時間;想換個城市生活,還得考慮房子那點事兒。
某種程度上,我和這座城市一樣,正在不斷被擠壓著生活空間,失去了閃轉(zhuǎn)騰挪的機會。
我開始關注臨時建筑。那是藝術家和建筑師近幾年最喜歡使用的工具——一種新型的、易建易拆的房屋建筑類型,優(yōu)點是成本低、建造時間短,可拆卸重組。在摩天大樓密布的高密度城市里,劇院、音樂廳、體育館、畫廊也可以是臨時的,辦完展就拆掉。
2012年倫敦奧運會,英國一家建筑事務所曾將籃球館設計為當時全球最大規(guī)模的臨時建筑。設計師接受采訪時說,臨時建筑不一定廉價,他會巧用燈光讓這個籃球館看上去能使用三四十年。在奧運會比賽結(jié)束后,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建材將被拆解、再利用。
某種程度上,臨時建筑更能適應城市突如其來的建筑需求。這些需求可能只存在半年或一年,但它是如此迫切又重要。
比如,深圳要重建一所中學,但學生的課程不能暫停,于是,規(guī)劃局在城市的閑置用地上,利用輕鋼結(jié)構的材料建造易建易拆的學校,作為臨時騰挪的校舍。
在中國的西南山區(qū),還有建筑師給牧民家庭的孩子搭建臨時學校,這些學??梢噪S時拆,隨時建,跟著牧民家庭的生活軌跡走。
那或許才是人和物理想的相處狀態(tài):讓建筑真正跟著人的需求走,而不是人要圍著不動產(chǎn)轉(zhuǎn)。
電影《無依之地》里,失去工作的女人開著房車去旅行,哪一天抵達哪里,她就住在哪里。這種每天都在變動住所的狀態(tài),當然不適用于所有人?!芭R時”這個詞聽上去變動、漂泊,絕不是一個固定、安穩(wěn)、像家一樣的存在。
但在某種特殊時刻,我們也希望逃離固定的家,去外面看看,不是嗎?
永久性建筑有它自身的意義。沿著北京中軸線而建的磚瓦,如今都成了文物和城市記憶,有它們特有的價值。一個城市的活力,既需要永久性建筑增加厚重感,也需要臨時的、可移動的空間,靈活補充城市和居民漸進式的需求。
少有人知道,北京的公交場站,除了精心設計的永久場站以外,還有三分之二是臨時的,可以隨著線路更改而變換,滿足了大都市過渡性的需要。
臨時建筑的興起,更像是一種靈活戰(zhàn)術,用廉價、快速的建造方式,既滿足居民的短期需求,又讓城市規(guī)劃能在時間的檢驗下不斷修正。畢竟,人們難以準確預估未來50年的城市,究竟需要多少土地,以及什么類型的建筑。
臨時建筑同樣需要政策、規(guī)劃指標和建設標準,但比較可惜的是,它受到的關注不夠多。
曾有一段時間,臨時建筑總和違法建筑混為一談。人們對于臨時建筑的印象,總和違建、堵路掛鉤。其實,土地管理法、城鄉(xiāng)規(guī)劃法早就寫明了,臨時建筑是可以合法存在的。
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的映秀,在廢墟上搭起“臨時小鎮(zhèn)”,托著那群剛剛經(jīng)歷地震的居民,度過震后漫長又艱難的重建。
藍頂白墻的板房里,塞滿了從廢墟里挖出的家當:花盆、電視機、冰箱。在這些臨時的家里,日子依然如常。
魏晞來源:
2022年09月28日05版
關鍵詞: